当前位置:88读书网>科幻灵异>茅山宗师> 第十七章 茅山宗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十七章 茅山宗(1 / 4)

第十七章 茅山宗

“茅山弃徒?师父,既然师伯已经被山门抛弃,那我们还去找他干什么呢?”我暗自认为那位便宜师伯一定是犯了什么宗规之类,不然怎么会被茅山宗所弃呢?

清冷的月光洒下,山路崎岖不平,我和师父走得异常艰辛,幽幽深山,就我们俩人,在山道上不停地走着,虽然四周的场景充满阴森之气,但我现在和一派茅山宗师在一起,自然不会再有任何惧意了。

师父闻听我问起,便轻声叹道:“并非是山门抛弃他,而是他自愿丢弃山门,做个普通的世俗翁,初七啊,说起你的师伯,为师也该和你说一下我们茅山宗的历史过往了,世人皆道我们茅山宗师乃是混吃骗喝的神棍,殊不知我们茅山正道的传奇过往怎会轻易示人呢?”

看着师父长吁短叹的架势,我也不好打断他的话语,只有听着他讲诉茅山宗的创派来历和极其富有传奇色彩的兴衰史--

句曲之金陵,是养真之福境,成神之灵墟,此为句曲山,西汉年间,陕西咸阳茅氏三兄弟茅盈、茅固、茅衷来句曲山修道行善,益泽世人,后人为纪念茅氏功德,遂改句曲山为三茅山,简称茅山,而茅氏三兄弟亦被后世称为茅山道教之祖师。

后齐梁隐士陶弘景集儒、佛、道三家创立了道教茅山派,唐宋以来,茅山一直被列为道教之“第一福地,第八洞天”!

茅山宗人才辈出,其影响日渐扩大,唐宋时期益盛。唐代茅山道士王远知、潘师正、司马承祯、李含光等,尤其宋代茅山派历代宗师多得宋室所赐“先生”称号,至刘混康任嗣法宗师时臻于极盛。

茅山宗从南朝梁至北宋,鼎盛数百年,一直为道教主流,南宋以后,逐渐衰微,但仍传承不绝,且时有高道名于世,茅山宗承上清派,是上清派以茅山为发展中心的别称,传入后世,自明、清时期,道家传承受到了执政者的极力排斥,遂以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