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88读书网>历史军事>大明锦衣> 0688姓氏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0688姓氏(1 / 3)

进入镰仓时代,按照习惯地方领主的土地由长子继承,次子及其他儿子要开拓新土地,这些人到达一个新地方后,就取一个地名,也将此当作苗字,比如开垦的土地靠近山脉就取名「山本」或「山田」,靠近河流的上游就取名「川上」或「上田」,这样一来因领主分家导致一大批以地名为的苗字出现。

此时,下级武士也效仿领主纷纷取苗字,见人以苗字自报家门,日本人的姓氏就逐渐膨胀起来。另外,农民为保护自己的土地,许多村落组织了小规模的武装,这些村落的农民也继承了祖先的苗字。

因此,通过日本人的姓氏就可以判断出他们祖先的职业,比如姓氏中有田、山、野、川等基本来自农村,而向东条、南条、十三条等姓氏的人,他们的祖先大多数居住在城里,以工商业者居多。而犬养、猪饲等形式,他们的祖先应该是畜牧业者。

等到倭国进入战国时代,日本开始实施兵农分离,武装力量的分工更清晰。士农工商的身份制度开始固定下来,由于等级制度森严,苗字问题也显现出来,因为普通人不能随便使用苗字。

也就是说,此时平民虽然继承了祖先的苗字,但是不能在公共场合自报苗字。而江户时代更严格的规定,农民、渔民、工商业者不能在宗门人别账(类似登记户籍)和奉行所等官方文件上使用苗字,只允许使用名字。不过,平民去神社祈福时可以向神明自报苗字。

明治维新后,日本为追赶西方,积极学习西方,很多方面要与西方国家接轨,在近代化进程中,日本政府发现平民没有姓只有名字非常不便,比如男性都叫「太郎」、「次郎」,很难分辨是哪个人。

而且,日本推出「富国强兵」的国策后,需要大量征兵,积极准备对外扩张。征兵、征税、户籍等方面都需要详细的数据,于是明治天皇颁布了《平民苗字容许令》,规定之前不配拥有姓氏的所有日本的平民现在都可以拥有姓氏。

可惜老百姓对这项规定基本无感,毕竟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