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88读书网>历史军事>人在大宋,无法无天> 第二百七十章 要裁军,先建军,做最坏打算。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二百七十章 要裁军,先建军,做最坏打算。(1 / 9)

庆历三年,这是赵骏来到大宋的第七个年头。

在这七年时间里,他做了很多事情。

他扫清开封府顽疾,清除掉藏在汴梁地下阴沟里的老鼠,解决了百姓告状难的问题。

他走遍天下,深入基层,了解民间疾苦,知道了底层的世事艰难,从而在范仲淹身后,帮助他主持庆历新政改革,轻徭役减赋税,为百姓减轻负担。

他扩大御史台和皇城司职权,让监督范围更广,对官员的督促更具意义。

他还组织建立起多个职权部门机构,明确划分官员的职责,取消了县衙、州衙审案权,将公检法独立;并且对原来朝廷不是很重视的发明创造、文化宣传、教育发展做了巨大贡献。

除此之,他改良火药,指导大炮、火枪发明,建立钢铁厂、纺织厂、印刷厂,制造珍妮纺纱机,研发新的高效钢铁转炉,让大宋的冶炼技术达到质的飞跃。

他做了许多许多的事情,让大宋数千万百姓受益。可却唯独没有对大宋一直以来的三大弊病——冗官、冗兵、冗费这三个问题下手。

因为正如他早年说过的那样,三冗问题不止是拖垮大宋的毒药,同时还是稳定大宋局势的一味良药。

就单拿冗兵来说。

宋朝把大量造反起义的农民、好勇斗狠的罪犯、社会上的游侠混混等不利于统治的人全都招安进军营里,极大地维护了地方的稳定。

像狄青、张玉、韩世忠等人,本质上来说都是乡镇里的小混混,喜欢打架斗殴,却最终成为一代名将。

而且冗兵虽然严重,可也让大宋能够有足够的兵力应付突如其来的危机。

辽国在庆历年见到大宋与西夏之间战斗连战连败,屯兵十余万在边境却最终没有大军南下,是因为真和宋国兄弟之盟,感情深厚所以好兄弟不内斗?

错了。

是因为大宋一边在西北调集数十万军队和西夏打仗,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