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88读书网>历史军事>明国万历> 第一百三十八章 面圣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一百三十八章 面圣(1 / 4)

今年国家收支平衡了,还略有盈余,起码不需要朱翊钧补贴了,他可以放心的做一些事情来。

例如皇店。

皇店从当年每年百万两银子,到如今三百万两银子之巨,让他成为有钱的天子。

有了钱,他就可以整理亲军,有了钱,他就不受外朝所制。

不要小看内库有钱无钱这件事,内库没有钱,如果外臣反对,那么皇帝什么事情都办不成。

当年分皇店的银子,对他来说太关键了,所以朱翊钧任其野蛮发展了这些年。

对于大明的商贸,朱翊钧有他的看法,大明农业社会,生产力有限,对商人打压不能说全错。

作为八十年代初内陆农村出生的人,他见过两种时代。

一个物资贫乏的时代的尾巴,一个物资过甚的时代的兴盛。

有一句话,生产力是一切发展的基础,而提升生产力的唯一手段,当年的教科书写的是科技。

所以大明的根本,还是土地。

田亩产出决定了一切。

不过大明的体量在这里,发展到今天,商贸还是值得重视的,可以视作一个加速器。

用的好的话,则有助于大明发展,用的不好的话,则妨碍大明发展。例如历史中的江南桑田与农田之争。

海贸的发展,导致种桑田来钱快,江南富足,但是大明的生产力不足,粮食的产量受到了影响。

古代的人不是傻子,越是早期越是打压商人,督促百姓多种田,其中部分的原因就是生产力的不足。

从来都是吃不饱饭的百姓造反,没有过不上富裕生活的百姓造反。

当然,原因也不是这么单一。

朱翊钧在崇智殿附近的蕉园,召见了黄崇敬。

“赐坐。”

见梁大忠都站着,黄崇敬哪里敢坐,跪在地上磕头。朱翊钧看向梁大忠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