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88读书网>历史军事>明国万历> 第一百一十六章 争道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一百一十六章 争道(1 / 4)

初期东南亚各国,准确的说,绝大部分都是半土著,更像部落而不是国家。

越靠近大明的国家越成熟,例如安南朝鲜暹罗等。

越往南,离大明越远,越野蛮荒诞,除了几个靠港口的地方会人多些,有一些商贸外。

国土里大多地方都是野人土著,很多地方连成熟的文字都没有,就像土司一般的存在。

大明是封建国家,这些地方只能称为半封建半奴隶国家。

初期靠着番贡贸易,用香料等原料,因为香料大明并不产,所以价格昂贵,以换取大明的工艺品。

这些地方都占了大便宜。

所以大明对这些贸易不敢兴趣,也是有一定的原因,不是全错,当然禁海肯定是错的。

葡萄牙,西班牙,荷兰等占据了东南亚商贸,垄断了香料贸易,只不过换了个贸易对象而已。

东南亚香料贸易体量并不大,没有大明所需要的,也没有为大明带来白银,并没有那般动人心魄,和唐宋的远洋贸易不同,那些国家也大多不复存在。

西方人取代了阿拉伯等古国的贸易地位,重新抵达东南亚后,不如藩国听话,经常沿海闹事,当然不愿意和他们通商。

只有等西班牙占领吕宋后,开始大帆船贸易,用新大陆的白银换取大明的工艺品,这才是正确的商贸路子。

海贸的体量才直线上升起来,而如今西班牙还在新大陆扩张之中,还在和吕宋打仗,脚跟没有彻底站稳。

历史上的大帆船贸易,要到十七世纪初才彻底兴盛起来,1663年吕宋才成为东方和西方的中转贸易中心,成为亚洲面向美洲乃至欧洲的“桥头堡”。

这些事情都是几十年乃至上百年才做成的,不是说知道大帆船贸易然后一句话说要做就做得到的。

只全球建立商贸点一项,这就是一个跨时代的质跃。

朱翊钧也没办法,他现在治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