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88读书网>历史军事>明天子> 第一百一十六章 易知单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一百一十六章 易知单(1 / 5)

第一百一十六章 易知单

李东阳的奏疏里面说了什么事情?

他说了一件事情。

第一件事情,就是县级财政。

也就是大明赋税之中留存的部分。

总体上留存的部分,是要支付官员俸禄,还有支付当地学子的秉食的。

而今明代的县级财政从开国到后来,是处于一个越来越衰弱的情况下的。

而预备仓就是一个标志。

洪武年间,几乎各县都有预备仓,因府县大小,分别储存几万石,到几千石不等的粮食。而到了明中期,几乎全部荒废了。

到了明末朝廷的地方财力根本不足以维持地方的开支。

水利,道路,赈灾等开支,都不足以维持,地方官唯一的办法,就是想办法去求富户出钱。

而今虽然还没有这个地步。

但是已经有苗头了。

总体上,都是朝廷对地方财政看得太紧了。

一般来说,地方上各项开支,都是有成例的。比如说,一个县之中,在洪武年间,维护水利花费,取一个平均数,就是这个县留存之中,在水利上的经费。

这当洪武年间,或者在洪武年间不远的情况之下,还算可以。

但是在几十年之后的现代,已经是一纸空文了。

而且赋税也不是都能征收上去的。

就好像整个宣德年间,宣宗皇帝免去了江南数千万石的钱粮,而在各地也多多少少都有减免钱粮的事情发生。

而有一个惯例,就是减免赋税,一般只减免留存,不减免起运。

也就是说,比如宁化县有些困难户,或天灾,或人祸,实在是征收不上赋税,县令就上奏请求减免。

朝廷批复是,减免可以。但是该交上京的钱粮是一分不能少,减免的钱粮要从留存的那一部分之中扣除。

这其实也有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