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88读书网>历史军事>明天子> 第二十四章 谁能解之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二十四章 谁能解之(1 / 5)

第二十四章 谁能解之

陈公甫,名献章,字公甫。后世人称陈白沙。

也是一名在青史留名的大儒。

只是而今陈公甫已经四十上下了。

他在正统十六年科举遭受了重大挫折,从此就跟随吴与弼读书,而今已经十几年了。

这十几年之间,他学问越深,功名之念就越淡。

历史上,他再次科举,一举中第之后,不过当了一任官,就弃官南下,回到家乡,广东白沙教学。这才是他被称为白沙先生的原因。

刚刚那一番总结,就是陈白沙所总结的。

陈献章说道:“夫子以为陛下欲如何?”

吴与弼说道:“揣测圣意,非臣子所为。”

陈献章说道:“夫子心中不是也有揣测吗?”

吴与弼一时间沉默了。

他当然有所想法了,否则也不会如此心烦意乱了。吴与弼作为一代大儒,修养功夫,自然是很到家的。

能让他心神不属,就是因为他想到的太重大了。方才有患得患失之念。

陈献章见吴与弼不说话,说道:“夫子,既然不愿意说,学生就大胆了,还请夫子指点。”他微微一顿说道:“陛下,可是要效仿两汉之政,召集儒臣论经,只是不知道是石渠阁,还是白虎观。”

吴与弼听了,说道:“以臣论君,非臣子所为。”

吴与弼虽然没有正面回答,但是这个反应,已经说明了陈献章的猜测没有错了。

石渠阁乃是西汉的皇家图书馆,但是这里用石渠阁,却是说的是宣帝时期的一场会议,汉宣帝召集大儒在石渠阁讨论经义。而白虎观乃是东汉修经的场所,白虎观会议,是东汉章帝时期的一次会议。

这两场会议都是儒家历史上的大事件,总体上来说,后者重于前者,但是即便是前者,也是公羊派衰退,谷梁派兴起的标志之一。而后者更是整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