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88读书网>历史军事>明天子> 第六十一章 松阴城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六十一章 松阴城(1 / 4)

第六十一章 松阴城

春暖花开的时候,施聚,李秉等文武官员都来到了松花江畔。

在这个位置上,松花江从北边滚滚东流,往东北方向有大量的沼泽湿地,西南方向就是长白山余脉。

东南不远处就是兴凯湖,正当要冲之地。

具体,到这一带,又是松花江南岸一高地,忽儿海河也就是后世的牡丹江,从这里流入松花江之中。

而两河交汇之处,就是一处高地,两面临水,又居高临下。

两面临水,自然是易守难攻,又能以牡丹江作为退路,松花江作为进取之途。虽然而今大明在松花江上的船队,已经烟消云散了。

据悉在永乐年间,大明在松花江有船厂。但是根基尚在,虽然而今原本造船之处宾州,已经不在大明边墙之内了。

但是距离辽东也不是太远,一旦明军重建奴儿干船场,那么辽东与海西就能通过东北丰富的水系联系在一起。

如此一来,东北发达的水系,就成为大明进军最有力的帮手。

不是明军小看瓦刺,弓马骑射,明军上下都不敢小窥瓦刺,但是论水上功夫,大明从南方调来数千水手,在加上在这里打造的船只。瓦刺纵然有十万大军,也未必能奈何的了他们。

此处建城,看上去是防守,但是在战略形态上却是进攻。

居高临下又能避免洪灾侵害。

毕竟,东北的水系也不是太安稳的。

朱祁镇没有得到奏报,说黑龙江水系发大水,并非黑龙江水系不发大水,而是一来这里人少,二来,也不归大明直接管辖。

总要有洪灾,朱祁镇也不用赈灾。

但是而今却不一样了。临水建城,最担心的就是对方水淹七军。

不过,这里完全不用担心,就地势来说,松花江南北都是渐次增高的,从东西来说,也是西高东低。

特别是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