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88读书网>历史军事>大唐风流军师> 第314章 西域风云(二)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314章 西域风云(二)(1 / 7)

“报告。”一个手下冲进锦儿的毡房跪倒。此时这里已成为察尔汗部落的王帐,对于这些草原民族来说,他们向往中原的汉文明,所以,不论贵族还是贫民,都尽力的学习汉人那一套。

西北的突厥人,他们的战争更加频繁,部落之间吞并异常凶猛,是一个还处在奴隶社会的时代,社会制度并没有完全形成。有头脑的人,政府一些大的部落之后就开始称王称霸。由于地广人稀,相互之间距离远,又是游牧民族,游动性非常大。

这些特点造就了很容易自立为王的社会形态,封建不封建,奴隶不奴隶,一个很奇特的社会结构。

也就是如此形态,加上各自为政和没有法纪,相互之间的战争也就不断。频繁的战争让大量的人口死亡,制约了他们的发民。所以从匈奴时代起,一旦出现强有力的领导者,能把草原上的人统一起来,他们就会在短时间发展壮大,从而对中原文明构成强大的威胁,战火又会在两大民族中开始。

作为有先进的文化,稳定社会制度的中原汉人,尽管在这样的战争中,一直处于不利的地位,但草原民族却无法消灭汉族,也占据不了中原。若干年后就会被逐渐强大的汉人驱赶出去,甚至被灭。

这种周而复始的变化,几千年也没有变过,从中原出现第一个封建集权国家开始,就是以这种民族之间战争为主旋律。也在少数民族发展中出现过几次大的强盛时期,差一点把中原汉文明消灭。可他们最终还是失败,不得不退出中原。

这种情况造就了草原********的心理,一方面他们向往中原汉文明,努力在学习,另一方面又从内心深处瞧不起汉人。嫉妒心理加上羡慕的心理,所以,无论是匈奴还是这时的突厥,对汉民族都是一个复杂的情感。

中原文明秉承圣人所言,非我族类,其心必异。所以最多的手段是制衡,是分化,是打击。向他们低头更是被认为奇耻大辱,只要有机会就不可避免的要消灭他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